让“我”重现——寻找作文失落的灵魂

  张向群     |      2020/06/17     |     0  
巴金说:“50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所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在这里,他把“我”放在了核心地位。
  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漠视甚至无视“我”的存在,假话空话满天飞,虚作套作到处是,学生写出的作文可谓“惨不忍睹”。
  观其惨状,细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情感匮乏。沉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挤压了学生的生活、阅读、思索空间。现在学生的生活空间狭小,生活范围大都是在“教室—寝室—食堂”三者之间展开的,四时转移,人间万象,皆与我无关,与自然脱离,与社会脱节,日子过得单调而平稳,想要有什么深刻的人生体验、感悟,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巨大的学业压力,使得学生穷于应付,学生基本上很少读、甚至根本不读名著,视野狭窄;每天埋头于“题海”中,很少有人有时间静心来观察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忙忙”而“碌碌”,但过分忙碌,往往产生不了有深度的思想。没有思想,何来“我”的显现,这样,“人云亦云”,矫揉造作,胡编乱造,也就不为怪了。
  二是科学评价机制的缺失。考试作文均把“思想健康”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本无可厚非,可是老师理解却常常有点“过”,对那些反映学生真实想法以及鲜明个性的文章,如描写早恋、性心理;勇敢揭示社会黑暗,如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等,则被视为洪水猛兽,一律采取“敌视”态度,以不符合“主旋律”为由,一律低分,如此多的“禁忌”,让我们的学生颇感不适,而考试又如此重要,那就只能“求稳”了,久而久之,“我”之声音渐失。
  再者,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急于求成,使得作文教学趋向简单化、机械化,写作成为对文章形式的模仿,或按某种固定的模式来演绎的过程,这种“投机取巧”的违背作文教学规律的方法,往往还能够取得高分,从而使“模式作文”大行其道。而“模式作文”的实质就是对“我”的否定与蔑视。这样,原本充满朝气、活力、想象的学生,就成了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找回那失落的灵魂,让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我”出现在作文中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作文要说自己的话”。凡事均有“我”之见解,文章其实是人心灵的外化,是个人化的内在精神运动,没有思想的个体,又怎能孕育出有深度的文章?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会为众人所称道,不就是因为它有独立思想吗?思想独立是文章独立的前提,“我”存在,文章才真正“存在”。
  其次,作文要求“真”。好文章无一不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庄子在《庄子·渔父》中写道,“真者,精诚之致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悲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有生命力的文章,无不体现“真我”之风采。
  “求真”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是个“真人”,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讲实话,讲真话,不虚情假意,不写“违我”之文章。文学即人学,文和人一旦分离,其价值必将黯然失色,学习中要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关注“自我”存在,用作品来表现人格和个性。其次是做“真文”,做属于“我”的文章,鼓励学生多写“我”之见,“我”之感,事情不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但抒发的喜怒哀乐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曹雪芹就曾慨叹,“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中的字字句句无不是作者灵魂的呐喊,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再现,如果迷失了“我”,又怎能产生如此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呢?
  再次,给学生搭建“自由”的平台。作文教学要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自由放飞心灵的舞台。只有这样,在一定条件下,甚至那些沉睡已久的,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下的“我”才会被唤醒并转入兴奋状态,教师创设好这个平台,将大大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反之则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指导时要不拘一格,不可拘泥于形式,事实上,没有一种形式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形式是万万不能的,合适的形式只有配上合适的内容才是恰当的。写作是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过程,文章没有创造性,没有“真我”的风采,是没有生命力的。
  当然,在现实中,考试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教”与“学”的风向标,如果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多一点宽容,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写“真我”之文章,必将激发“我”之积极性,“我”也将越来越多地走入学生作文中。
  过多的限制,是作文教学的异化,它必将导致学生作文中“我”的迷失乃至丧失,这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的践踏。
  另外,教师尽可能多布置一些开放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和“我”的生活联系起来,抒发“我”的思想。
  最后,我觉得,阅读的积累与生活的体验不可缺少。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人的精神是怎么发育起来的?当然是靠书。他甚至认为阅读实际上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只有阅读,“源头之活水”才会滚滚而来,思想才会澄澈清明;只有阅读,才会有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内化,才会有思想之花的“盛开”,才会有“自我”的形成。
  只有这样,原本缺失的“我”,才会慢慢回到我们的学生作文中来。

  当我们透过学生的文章可以看见一个个灵魂激荡、个性鲜明的“我”时,作文的教学也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