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向选择中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      2014/09/25     |     284  

在双向选择中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梅新林


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的战略之举,对于实施科教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高考制度改革又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自然成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子”,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很多期待。

这次在浙江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选择性教育思想为核心理念,通过顶层设计和统筹对接,回应社会关切,破解改革难题,终于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受到教育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归纳起来,一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本人学业情况和兴趣特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统一高考、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和“三位一体”等不同招生考试类型,自主选择高考选考科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二是建构更加全面、客观、综合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基础上,减少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及选考科目考试实行一年多考,这些举措将逐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扭转中学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引导中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三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次改革方案调整了考生志愿填报方式,从填报院校志愿改为“专业+院校”的方式进行,不仅强化考生的专业认识和兴趣,而且有效促进高校的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四是注重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紧密对接,有助于从程序公平走向内涵公平。本次改革方案秉持选择性教育的核心理念,紧扣学生与学校两个落脚点,促进彼此在双向选择中的相互对接和“认同”。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以往提供的是“套餐制”,现在改为“自助餐制”,彼此的根本区别在于自主选择性,如果说前者是程序性的公平,后者则是内涵性的公平,因而是更为本质的公平。

高考制度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是“考试”和“录取”的改革。“考试”改革的宗旨是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录取”改革的关键则是由报考学校变为报考“专业+院校”,这就意味着对“专业”的选择先于对“院校”的选择。通常而言,某一高校的社会声誉是相对稳定的,但其内部专业的质量是不平衡的,过去是靠学校的整体声誉带动所有专业,即使一些专业认可度不高,也可以发挥母鸡带小鸡的效应,甚至可以通过调剂手段使其虚假地“招满”,这实际上是对一些弱势专业的隐性保护,也是对考生自主权的忽视,至少是不够尊重。而现在却要让小鸡直接登台亮相,而母鸡则退居幕后,其程序和结果自然完全不同。这一方面有利于提前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兴趣,因为过去学生报考的是“学校”,所以对“专业”普遍是比较模糊的,因而选择专业也是相当盲目的。而现在学生报考的首先是“专业”,其次是“学校”,这就促使他有意识地提前了解相关专业的情况,提前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做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另一方面,高校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专业特点,分专业确定招生录取要求,包括选考科目的范围、综合素质要求等,这就改变了以往高考录取体系下单一高考分数的选才标准和高校对招收对象相对模糊、抽象的认识,有利于提高高校专业招收人才的“精准性”,因而也就能更好地做到“教其所求、育其所能”。而更重要的是,这将会使得激烈的生源竞争从学校之间的竞争直接转向专业办学水平的竞争,并由此“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凝练专业特色优势。

鉴此,高校必须主动适应高考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真正重视高校专业建设,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一是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要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与结构布局。二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要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专业,做优做精新兴特色专业,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三是建立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要实施人才需求预测和中学生专业倾向分析制度,加强就业市场调研和跟踪研究,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专业改造和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通过优胜劣汰促进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普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