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入和结尾

  实验高中     |      2015/06/15     |     598  

摘自:《中学学科网》

思想政治课是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艺术,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的导入,课堂的主体环节,课堂的结尾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主体环节容易得到我们的重视,而导入、结尾却容易被我们忽视。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和结尾艺术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常见的思想政治课导入形式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成功与巧妙的课堂导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自然过渡的引导进入到正常的教学中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往往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然而一节课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头,并没有所谓的固定套路,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导致教学导入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1.时事热点导入

通过时政热点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就是利用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时事热点与思想政治课程所要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以此为桥梁进入政治课堂,进而让学生大胆参与讨论,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和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时事热点的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有方法、有意义、有限度,能放能收,张弛有度。

例如在讲文化生活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先让学生观看四川抗震救灾的视频和抗震救灾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评论文章。然后提问:①在抗震救灾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②在新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时事热点的提出能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热烈的讨论,在学生争执激烈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适宜的点拨以此引入新课,进而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2.歌曲小品导入

音乐歌曲运用到教学中能创造一种愉悦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略为独特的导入方式,比如唱歌,让学生自行编演一些与政治教材相关的戏剧或者小品等。类似这样新颖活泼的课堂导入方式,易于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思维和思考,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进而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授《新时代劳动者》这一节时,笔者用歌曲《劳动者之歌》导入新课,那亲切深情的歌声唤醒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学生随后也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在歌声中,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歌曲中谁最光荣?为什么说劳动是光荣的?类似的问题一旦提出,学生们马上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举手争相发言。如此,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及时引入新课。

3.故事情节导入

所谓故事情节导入,即根据课程需要,通过典故趣事、名人传记、寓言故事等内容来导入政治课程。由于此种方法趣味性很强,一方面易于勾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对学生产生启迪作用。与此同时,故事情节的导入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让教师的讲课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有趣。

如生活与哲学中,在给学生讲“规律是客观的”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结合《拔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讲完后,提问:《拔苗助长》里面的那个楚国人是不是很可笑?为什么?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规律的客观性。

二、对思想政治课结尾的要求

有的教师对课堂的结尾往往不甚关注,使结尾成为课堂教学的最后败笔。一节课如果在结尾处敷衍了事,则可能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冲淡业已收到的教学效果。

1.结尾应具有思想性

由于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导致它在形成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的结尾必须具有思想性。具体说来,就是学生在完成了前面的学习经历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巧妙点拨,使学生能从内心深处形成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树立坚定的信念……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结尾应具有启发性

所谓启发,就是让学生进行理解和领悟。在课堂结尾处增加课程的启发性,让各种媒介共同作用于学生群体,使其能明白事理,能够有这样的心声----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了。

3.结尾应具有概括性

思想政治课,有三个层次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其中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目标。在新课改迅速推进的今天,虽然要求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是否定知识,把知识的目标性看得可有可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政治知识的目标功能必须得到落实,同时必须运用高度精练和概括性的语言,来把课堂中与政治知识目标紧密相连的内容一并向学生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