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哲学课堂中的“不哲学”现象

  实验高中     |      2015/12/01     |     0  

例谈哲学课堂中的“不哲学”现象


楼炯亮

【内容摘要】当下的高中哲学教学存在哲学知识化、形而下的思考,简单实证的论证等不哲学的教学表现。重结论的理解运用轻思想的求索生成,哲学被当成现成的工具性知识“形而下”地分析个别社会生活现象,使得高中哲学课堂视野狭窄境界不高。为此,哲学课堂要让哲学成为哲学引导学生在惊异中积极主动地求索发现,在辩证反思中深入思索,在历史批判中感悟智慧。抓住哲学反思性、批判性的特点,养成学生追求智慧的哲学思维习惯和思辨能力,让哲学课堂绽放哲学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哲学课堂 哲学境界 惊异 反思 批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哲学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已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教学。但是,课堂中存在着一些“不哲学”的现象,使得《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体验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同质化,学生没有鲜明地感受到哲学课堂的哲学境界。对此,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让哲学成为哲学。

一、哲学课堂中的“不哲学”

1.工具性的知识 课堂内容“不哲学”

案例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新授课,教师以蚌埠一中挂出“祝贺我校女婿获诺贝尔化学奖”引网民吐槽为情境开展教学,其中探究活动“联系的特性知多少”设置了以下几个探究问题来分析联系的特性:“1.‘联系’有哪些特性?2.,蚌埠一中火了?请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分析‘火’的原因。3.,有网友认为:一中在借机宣传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请用联系的客观性评价这种说法。4.,有人为它抱不平说太冤了,有人说他该得。请结合联系多样性谈谈自己的看法。5.,为避免类似宣传问题发生,请从联系条件性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

案例中教师首先直接提问“‘联系’有哪些特性?”。学生并无相应哲学基础,他们只能从教材中寻找现成哲学知识,知道联系的特性有哪些。之后的探究活动则是要求学生运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等哲学结论分析蚌埠一中“标语”事件。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接受教材关于联系特性的知识内容,将知识理解运用于情境问题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集中在指导联系特性的识记和理解运用。师生未探究为什么要研究联系的特性?为什么说联系必定具有这些特性?联系是否还有其他特性?等反思性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成了无需证明的公理,只关注具体哲学结论的理解运用,把哲学狭隘成了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具体学科同类的工具性知识。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追求。冯友兰先生曾说:“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让人生发智慧,提高心灵的境界。”[2]当哲学课堂略去了对哲学智慧的追求,只探究如何将既定的哲学知识理解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解决,向哲学进行功利化询问、求助。哲学在工具理性的思维中就容易被异化为僵死的信条,无论教学设计如何贴近生活、学生如何活跃,依然是一种变相的教条式教学。学生掌握了哲学知识却不能从课堂求索的内容里感受到哲学课堂的哲学境界,领会哲学的精髓。

2.“形而下”的思考 课堂探究“不哲学”

案例二 教师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年轻人遗憾当初就业未选择电商作为教学情境开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教学。“假如时光倒流,他们是否有勇气加入那些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腾讯、百度、新东方...?他们为什么会后悔?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生讨论回答:电商公司作为新生事物,在当时还很弱小不被看好;但是作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其本身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最后归结到没有长远眼光;害怕风险和挑战。教师归纳:……结论: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

案例中教师意图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掌握关于新事物的哲学知识,但追问的对象仅是具体生活现象,缺乏对学生探究结论的追根究底层层深入。学生的回答明显是现成地把教材中的新事物内涵直接套用在了电商现象上。他们事实上只在常识层面探究思考电商现象,并没有逐步深入哲学维度求索发现新事物的哲学内涵。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哲学源于生活,不能脱离“形而下”的基础,但它并不是直接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哲学的追问,是对人类思想本身的再思想。因此,哲学探究问题应在追问中逐步从现象的思考上升为对认识的反思,给学生以“形而上”的启示。如果哲学课堂的追问反思始终以具体生活现象为目标,学生只会“形而下”地思考,无法自觉地达到哲学思考的层次,感悟生活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自然不能在课堂求索的维度上感受“形而上”思考的境界。

3.简单实证的推论 课堂路径“不哲学”

案例三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讲授,教师选择《生活与哲学》67页中的漫画《悬挂在山崖上两个人》设计教学情境。“片段师:AB处于绳子的两端,。这其实表明了他们两者在状态上是对立的。他们两个人处在同一根绳子上面,,这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所以,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片段2师:AB叶没有可能处于绳子的同一端?生:(略)。师:这表明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漫画中的A敢不敢去烧B那头的绳子?生:(略)。师:可见A的存在要以B的存在为前提,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4]

案例三中教师通过分析漫画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及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从他的课堂表述如“这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所以,矛盾就是。”“这表明矛盾双方。”“这说明矛盾双方”可以看出教师仅通过分析一幅漫画就直接推导和论证了关于矛盾双方关系的哲学观点。探究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哲学境界的环节,教师“不哲学”地用一个案例随意地论证矛盾观点,抹杀了哲学论证的严谨性和精妙性,使得课堂的哲学味明显弱化。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人们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在前提正确的条件下演绎论证或在样本数量足够的基础上归纳论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对整个世界的某种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实现从“特殊”到“普遍”的飞跃。生活中一个个的典型案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哲学观点,但不足以直接推论和证明哲学观点。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就指出不能把“实例”当作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实例的总合“本身只是个别加个别,并不等于一般,并不能揭示规律的普遍性”[5]用一个或几个生活案例粗浅地推论证明哲学观点的教学路径不仅违背了哲学的本质内涵,而且把哲学探究庸俗化,降低了哲学学习的理性要求,致使学生不能在课堂求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哲学课堂的哲学境界。

二、让哲学成为哲学

哲学智慧是创新的、反思的、批判的智慧。哲学课堂应引导学生进行打破常规、批判性的求索和反思,让哲学成为哲学,真正凸显哲学境界,启迪学生智慧。

1. 在惊奇讶异中突破常规

哲学思辨起于对问题的“惊异”。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惊异是对人们固有认识的一种打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看似普通则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冲突甚至相反的教学案例激发其惊异之心。当学生从习惯的思维状态中“惊醒”过来,发现原来自己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完全有另一种可能,对问题的 认识不再是盲目被动地理解掌握。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打破常识思维的局限深入哲学境界求索发现,不以平常眼光看待问题,不以平常思维考虑问题,收获哲学思考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思维果实。

例如“矛盾同一性”的教学,笔者提问“世界上是否存在只有一面的事物?”学生到处找身边的物品又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搜索都没有找出“只有一面的事物”。此时,笔者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条的纸,将一端翻转180度粘到另一端,做成莫比乌斯环。学生惊奇地发现,这个环的确可以讲只有一面而不是正反两面。在这种“惊讶”下,他们仔细地观察莫比乌斯环,研究它为什么会只有一面。最后发现莫比乌斯环的正反两面实际上相互贯通的,不管哪一面都既是正面又是反面,角度变化后反面就成了正面。笔者再引导他们思考矛盾双方关系时,他们脱离了高中生常见的非此即彼的习惯思维,象看莫比乌斯环那样去审视其他各种事物。在讨论验证中,“统一体”、“相互转化”等哲学层面的探究结论逐渐深入学生的思想。

2. 在辩证反思中走近真理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和追问。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对话的方式不断地请教别人并在这种请教中诘难对方,使对方陷入矛盾,从而使对方逐渐修正意见,走近真理。教师在高中哲学课堂中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方法,一方面在学生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层层启发追问中推动学生的思考逐渐深入到哲学层面,另一方面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观点是蕴涵不合理因素的,不断辩证反思,得出更深刻准确的结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讲授,我向学生介绍了战国时期公孙龙的著名观点“白马非马”,提问“公孙龙的说法错了吗?”,他们从生活经验出发很容易地就指出“白马非马”观点的错误即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继续向学生追问:“既然‘白马非马’这个观点是错的,白马是马。那么我们能不能说白马等同于马?公孙龙的观点完全是无稽之谈?”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他们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这一观点的判断,思考公孙龙的认识进步之处。最后讨论认为公孙龙意识到了马与白马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共性与个性的差别即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通过哲学追问,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辩证地反思了自己的结论,更加全面地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更可贵的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的知识内容,他们真正独立深入哲学维度经历了追求智慧的求索之旅。

3. 在历史批判中感悟智慧

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则是问题史。哲学问题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让学生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去思考是指导学生感受哲学境界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全面认识哲学史上各个流派哲学家的不同思考和论证,领略哲学家们的智慧,学习借鉴他们的思维与方法。又引起学生对哲学问题的积极反思,不盲目被动地接受正确的哲学观点,不简单肤浅地批判有争议和错误的哲学观点。这样,使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渊源、体会它较之前哲学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更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秉持革命批判精神辩证地认识不同哲学家的立论与论证,与哲学家心灵对话共同探讨,亲自参与哲学思想的创造,充分锻炼哲学思维,感悟哲学智慧。

以世界本原问题为例,哲学史上各流派回答不尽相同,但很多思考都具有深刻的哲学维度和严密的哲学论证,正体现出哲学的精妙和独特的境界。如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思索“如何证明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当我对一切知识都怀疑时,我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我的怀疑。既然怀疑是确定无疑的存在的,那么怀疑的主体——我自然是确定无疑的存在的,这就是“我思故我在”。虽然他属于唯心主义,但其哲学思维的深度和论证的严密性都值得学习与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同样带着“如何认识证明世界?”的问题辩证地认识判断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这比直接简单地告知学生唯心、唯物的区别以及各派别的典型表现等哲学知识更有利于帮助他们以哲学的视野看待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促进哲学思维的发展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生活与哲学》是高中学生的哲学启蒙课程,是打开学生智慧的窗。我们的哲学课堂应规避“不哲学”的教学现象,在传授哲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始终不忘启迪学生的智慧,追寻哲学的境界。



[1] 吴徐汉:《“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底12期,第56-59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

[3] 徐其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年第1期,第61 -62

[4]韩梅:《感悟:中学难点突破的应然-以“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为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12期,第17-19

[5] 丛大川:《辩证法体系:马克思与列宁》,《云南社会科学》,1995 2 ,第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