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会变成我们仨

  实验高中     |      2018/09/23     |     325  

《我们仨》会变成我们仨

王丹丹

     小梦不知不觉拉成了万里长梦。

     翻开带着沧桑气息的扉页,之间浅浅滑过一行行字,心在不知不觉间激动又归于平静。闲来无事在书店里瞎晃悠,等待四关从来往间幻灭。徒步来到文学著作,像电影里的画面一般,轻抚过一排排书角,花花绿绿的封面略过眼帘,却未印入心里……来来回回走,往返于一排排书架,终止步于一本略微泛黄的书本,邹邹巴巴的树皮吸引了我,于是乎,书店的一方天地下,我开始了我小小的梦……

     与世无争的淡泊,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多数人想着出人头地,可杨绛先生不一样,兴之所至,意之所至。

     看不懂杨绛先生在写什么,有一个恍惚,难道境界太高,我到不了吗?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这本书当做一个兴趣读下去。没有理解的,就这么读下去,读下去。像清晨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去了,渐渐地,我似乎明了了,一瞬间的想法来得快亦消逝得快。

     就像粗茶淡饭般的平淡日子,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胜在简单朴素,不知不觉间,我迷上了这种恬淡静雅。杨绛先生笔下的“我们仨”好像真真切切成了我们仨……

     张晓风曾经写过:“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杨绛先生就是如此一个人,知足常乐,她渴求那种宁静带来的岁月安好,书一页页的翻着,恍惚间却似岁月的年轮在风中吱呀转动,如果我出生在那样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我的心会像现在这样平静吗?答案无疑是不会的。

     在那时的动荡时局下,杨绛先生也在书中提及到许多政治运动,没有那么的激动人心,却将“我们仨”在一起时的团结,相亲相爱描绘的深入人心,这样的感情不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吗?不正是炎凉世态下人们所渴求的吗?

     人总是得到了不知道满足,失去了才学会珍惜,岁月的磨砺之后,杨绛先生没有满身的戾气,而是多了一丝了然淡泊,将岁月赋予她的应有的样子展现地更加自然舒服。 细细碎碎的纯粹,碎碎念念的生活,或许这就是我一直想找回和久留那份遗失的味道。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要相信,时光的沙漏终会将忧伤滤尽,记忆会在光阴的流逝里淡若轻痕,铅华洗尽后,一如当初的明媚与清亮。

    我想杨绛先生的这部作品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出更多的“我们仨”,简简单单却必不可少的生活琐事,占据着我们的生命,包括我自己。在现在这样一个制度之下,我们专注于学业,或许只是学习算不上所谓的学业,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偶尔发生的一件小事在学校也会被当成大事一样,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不是。但是我所需要的吗?是。

     一边打字,将脑海中连篇的思路用文字表达出来却总觉得无法表达完全,看着屏幕上闪动的字符,我突然好想用笔,好想在洁白的纸上书写下内心的想法。寂静的书房,我静静地写着,母亲慢慢地打扫亦或陪在我身边,父亲专心地工作,这就是我现在最想也是唯一想做的事,可是我不能。我要为着自己的未来,为着父母的未来努力学习,他们也要为着我,为着我的未来努力工作,我们仨,做着不同的事,以极少的交流共同为着同一个未来而努力。这就是我们仨。

     现实还在继续,我坚信也必须信,我们的现在不像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但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是真正的“我们仨”!而现在的我正努力把这小梦拉成万里长梦!


【教师点评】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生活是一条长河,时而跌宕,时而平静。但如杨绛所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文章充满情感,极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