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历史潮流的朱砂痣

  姚雨含     |      2006/04/10     |     893  

时光无涯,聚散有时;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题记

那颗赤红了人们的眼球,击碎了人们的心魂的朱砂痣,民国的临水照花人,那高抬的下巴,锋利的棱角,犀利的气场,讽刺的目光,直视人生。她是张爱玲,在这辽阔的人间剧场,她以自己高傲的姿态,一人从开场走到落幕,稳如泰山,因为懂得这段岁月的不食烟火,所以慈悲这场人生的梨花似雪······

民国,远吗?她,远吗?似乎触若可见,但又远年轮回,她的人生,今生只作最后一世。

碎月支离,曾经戚戚

上海滩,自古至今有着传奇遍地,而她的辗转沉浮从此开始。曾经鼎城朝廷,如今没落无依,她的家庭,随着流年偷换,变得不堪入目,母亲的步伐匆匆,父亲的鸦烟袅袅,后母的入家为主,弟弟的体弱多病,小小的她,在这座繁华别墅里,绽放着自己的似锦年华,既然没有力气去爱陌生的别人,那么就爱珍贵的自己。

母亲和姑姑留洋闯荡,接受着不羁的年华和渲染,而她,一件暗红色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一人苦苦支撑,即使那样憎恶,那样反感,近半年的囚禁,她像窗外的白玉兰,如同纸帕,被世人遗弃,在一个隆冬的夜晚,那条模糊的路终渐渐浮现,踏出了那座乌烟瘴气,形同虚设的“城”亦或者是“家”。在母亲的身边,这个自傲又自卑的女孩,踏向了属于她的红尘阡陌。

背离光阴,横冲直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倾城之恋,曾经苍苍

这时的她,风华绝代,文字是是她生命中固不可少的美丽,增添了她的氤氲气息,点缀了她的倾城爱情。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他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张爱玲只为他花枝招展,遁失骄傲。那场错误的爱情,生根在她的尘埃里,挥散了那些伪装,彻底了那些面纱,只为他独展笑颜。那是何其荣幸,欣赏了那一世烟花。那个花丛中的翩翩君子,拮取了那朵芳华绝代的花朵,折断枝干,随身携带,却依然流连花海,不曾停歇匆匆的脚步,没有回眸,只有那一抹的若有若无的笑意。随风飘散,匆匆而过。是怎样的骨感,写下了“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回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忍泪含笑,转身潇洒;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韶光正好,出去走走

生命像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人生只有那么短,何不加快步伐,徜徉生命。虱子纵横,既然已经弄脏,为何不放纵拼搏。世界,很小,人心,更小,只容得下一个人。爱情,很琐碎,能耐得住平淡的,必是对的人。张爱玲,为爱情飞蛾扑火的女作家,用她平淡的笔尖,描摹了她的绚烂江山,那十七岁的我们呢?雨季的我们呢?是不是也要放纵一回,尽情绽放恣意绚烂的我们。

只是因为:

韶光正好,阳光璀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指导老师:孙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