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章——说说《我的名字是红》

  实验高中     |      2020/06/22     |     284  

  

 

平常我是没多大耐心去读外国小说的,因为我怕着那份冗长,就如同他们高大的身躯上那些多余的肥肉、粘稠的血液和浓密的毛发。譬如读《洛丽塔》,大段大段既无生趣又无意义的描写就被我跳过了。这几天读奥尔罕·帕默克的《我的名字是红》,感觉却不一样。我是迫不及待地读下来的,直至最后我依然忍不住想划记点什么,写上点什么。这样的热情只有在还是懵懂时期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时候有过的。虽然作者采用的是随情节发展而不断变换叙述主角的手法,开始时很容易被搅混,但我依然一下子就融入到了他创造的情境中。

《文化周刊》上说这本书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解读:凶案推理小说,爱情小说和哲思小说。我觉得作为凶案推理小说,它比不上《福尔摩斯探案记》;作为爱情小说,它比不上《呼啸山庄》或《马语者》;至于里面折射出的哲理也并不见得高出了那些哲学大师们,但作为一个整体,它实在又是超出了它们任何一种的。

长篇小说的连贯性对于一个大师来说是毋庸置疑的,独特的却是其中很多篇章是可以独立成章的。

譬如“我是一枚金币”这一节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枚金币的诞生及整个流转历程。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也多用概括的语言,展现出的是人们对于金钱的喜爱甚至无耻的贪婪。诙谐幽默的背后有着作者对现实世界冷静与深刻的思考。

对于“红”,作者也有一个单独的章节,讲述红的世界,红的炼成以及红的意义。我想:“红”在本书中喻示着痛苦的死亡与出生般的希望吧。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繁衍总不是一帆风顺的:譬如一种新的绘画技巧要以一种风格的形式传播,譬如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有创新就有传统,有发展就有固守,两方冲突之下就有阴谋,有残杀;有死亡,有奋起。所以,“红”总会充满这个世界。

书中对于各个时期绘画作品的议论占了很大篇幅,这也许与作者大学里主修建筑有关。相比较而言,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对“死亡”的描绘。除了有专门章节介绍绘画与文学中的死亡外,他还分别很详尽的写了高雅先生、姨父和凶手橄榄的死亡。写死亡如同画鬼,因为无形,也因为无人所见,所以便拥有了太多的形态。

这三人均不是自然死亡,死亡之际那种来自外力的痛是相同的。痛过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或轻松,或平静,或只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这大体与生前的经历有关。高雅先生是一位镀金师,终日与箔金相伴,对金币的渴望助长了他的贪婪。这样的人又怎能不累呢?死了,不再为钱所累,自然便轻松了。姨父大人,受着苏丹陛下的宠信,干着秘密的手抄本绘画工作,本就容易遭人记恨,须处处防范;同时内心还受着另一层煎熬:一次威尼斯之行,他被异教画风吸引,狂热地想尝试,又怕不容于本教而受到真主的责罚。活着的每一天,内心狂涛不止;死了,不必计较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让他感到安心。所以说:死后没有躯体的灵魂和生前没有灵魂的躯体都是最幸福的。至于才华横溢的橄榄正式身份是一名细密画家,他有自己的信仰,也有自己的恐惧;他渴望着活,却又死于阴差阳错。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注定要定格在自己的记忆里。

不管怎样,死亡终归是一种解脱。

喜欢帕默克,是因为他如此轻松地讲了一个沉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