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词妙境,激发阅读兴趣

  实验高中     |      2013/09/06     |     0  

自:《台山市第一中学》

【摘要】: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学中,学生很多时候却无法理解这些诗词,更谈不上兴趣甚至获得熏陶。结合诗歌本身的特点,从音律、意象、意境等内容出发,借助诵读、积累、探讨等途径,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几点,在这一个基础上,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带动学生有意识地去理解、欣赏,使学生以兴趣带动学习,凭美感得到熏陶,借学习吸收营养,可以说是诗词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音律;诵读;意象;审美;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无疑在古典文学中体现出了相当多,从古典文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了解悠远的祖国文明史和璀璨的文化,从自然风光和名人史迹中培养爱国情操……这些,都对我们提高学生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而在古典文学中,诗词,尤其是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出了一座高峰,让后人景仰,也让后人难以逾越。但是,这颗明珠,在现代中学生当中,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了。对诗人词人不知道,对诗词名句不理解,这种种现象在中学生当中并不鲜见。究其原因,年代、语言习惯等问题共同形成了一道鸿沟,使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只是被动地学习,不去深究,渐渐形成恶性循环:越不懂越不想学,越不学越不懂……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怎样?首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化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而诗词本身许多特有的美妙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音律之谐,琅琅上口。

古人早有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一方面当然是告诉我们学诗的一个基本方法,另外一个方面,由吟诵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得知诗歌中音律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古代诗歌,本身就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于是产生了节奏;而这种呼声虽然只是一种声音,没有任何歌词,但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而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各篇都可以和乐演唱,所以《墨子.公孟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司马迁也说,孔子曾弦歌三百五篇;而风、雅、颂的划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继续发展下去,乐府、词曲,都可配乐演唱。基于此,诗歌有着它特定的音乐性。

诗歌的音乐美由押韵、节奏和音调构成。押韵能使全诗在音响上联结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鲜明的节奏感能与诗歌的内在情感保持一致,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音调由平仄协调、双声叠唱、重言复唱等几方面组成:平仄和谐,有助于形成诗歌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重章叠唱,令人有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要求学生背诵,按背诵的难易度排列,先后为古文、词曲、律诗、绝句。当然,这之中有着长短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韵律的影响。韵律,使得学生在背诵时易于上口,再加上短长的影响,绝句律诗并没有使学生觉得困难;但并无明显韵律的古文,则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头痛不已。

那么,如何利用音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我们当然可以要求甚至强制学生多读,但若非学生自主去读,效果始终不会太大。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以苏轼《水调歌头》入词的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风靡一时,其他如《无题》《葬花吟》等谱曲后也广为传唱。以古词入新曲,可以理解为诗词音律的现代化,也就是充分利用了词曲的音乐性。目前,在国内,这样的曲子还只是少数。但在香港,电视台已经开始在周末某些时段播放一个唱唐诗的节目,把唐诗名篇及其简要解释谱曲播放,虽然这只是一个儿童节目,但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假以时日,古诗词能凭借了歌曲广为传播,古代文学中的这一精华能获得它应有的地位。

二、意象之精,言简意深。

诗歌较之其他文学体裁,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精练。这当中当然少不了语言的准确传神以及语序表述等方面的内容。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诗歌中的一些固定意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说到诗歌的意象,不能不结合我国的审美习惯。古典诗歌,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某客观事物便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借助特殊意象可迅速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之目的。读者也可由此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诸如此类,都打上了传统审美特点的烙印。很多自然景物,经诗人移入笔端,往往带上了特定的含义:送别时的杨柳、长亭、南浦,思乡之情借月亮、鸿雁、双鲤抒发,梧桐、芭蕉、猿猴、杜鹃等总引出愁绪……

另外,诗歌里面,精练的语言表现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白:省略虚词,直接叠加意象。典型的如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联,楼船”“铁马表现战争用具,夜雪”“秋风表现环境,瓜洲渡”“大散关表现地点,六个意象三组名词两两叠加,便展现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九个意象构成了典型环境。

诗歌中意象的选用往往不是单用,而是一组的结合使用,因为传统审美习惯的作用,这一组组的意象,便表现了广阔深刻的诗歌内涵。借助意象固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中注意积累,以降低自主学习的难度,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以达到提高兴趣及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境界之美,余韵袅袅。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国古代文人常借助诗歌这一形式来阐发心灵:不得志时寄情山水隐处幽居,政治上失意时转投自然的怀抱以求安慰……诗中意象变成了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诗人的主观感情与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有机融合而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所谓的意境

记得初教学时,有一次讲李白的诗歌,课后有学生递给我一张纸条,大致的内容是:老师,这节课上到一半时我哭了,诗歌是那么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拆开来就完全没有了那个味道呢?……

的确,诗歌的意境是需要去整体感受甚至有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我们可以单个理解,意境却需要把这些意象全面地组合起来再结合其他因素去整体把握,一旦拆分,便失原味。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中国古典诗歌,尚不能在国外流行,即使有些诗歌能翻译成英文,也无法体现当中的精髓。譬如唐诗名篇《静夜思》,一个英文版本是:

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

LiBai

Beside my bed a pool of light,(我的床边有一片月光,)

Is it hoar frost on the ground?(它是白霜铺在地面上吗?)

I lift my eyes and see the moon,(抬起眼睛望着月亮,)

I bend my head and think of home.(我垂下了头思念着家乡。)

从古典诗歌的要求来说,这首中文翻译为英文的诗歌甚至还讲究了押韵。但是,缺乏了对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意义的理解,我相信,很多外国朋友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这首诗歌。

当然,这也能成为我们引导学生注意整体意境分析的一个契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只短短二十字,却成为千古绝唱,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它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意境:粗线条勾画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以”“几个动词赋予景物活泼的生命和神态,再承接下去,顺理成章的提出哲理;不仅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广阔画面,而且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借助意象把握诗词的意境,可谓准确鉴赏诗歌的最重要的途径,意境把握不准,对诗歌的理解出现偏差,也就谈不上鉴赏了。

诗歌阅读鉴赏,虽有难度,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发掘美感,提高自主阅读积累的兴趣,难也能变易:首先通过诵读,对诗歌意境、情感等反面进行粗浅的第一步感知,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基础,导明方向;然后通过体味诗歌中个体或群体的意象,揣摩作者的主观心境,创设情景;再来展开联想,联系作者写作的背静及作者生平等因素,透过意象的外在寻找寄寓其中的内涵。这样,就能更好地深入作者与诗歌,较好地体会到诗歌的灵魂。借助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热爱古典诗词,进而热爱古典文化,我们就能更加完美地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