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

  实验高中     |      2010/10/07     |     1  

学校课题组

除了第三种法律之外,还存在着第四种法,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法;它既没有铭刻在大理石上,也没有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是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过时或消亡时,它会使他们恢复活力或代替它们,它会维持人民的法律意识,逐渐用习惯的力量来取代权威的力量。

——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P31




学校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所有的个性所在。学校如何延续,如何发展,如何体现她独有的魅力和气象,如何展现她的生机和活力,实现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一切都取决于学校的文化建设。

文化之于教育,是一种包含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文观念”、“创新意识”的教育力。她以独有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兼容并包的意识,形成学校发展、提升的内在要求。激励师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高度攀升,形成一所学校规范而灵活、有序而自由、厚重而灵动的境界。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美好和社会完善的无穷无尽的追求。”[2]为了正确深刻地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我们首先对“文化”加以阐释。

一、文化

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而什么是文化呢?衣俊卿教授在其《文化哲学十五讲》中指出:“一方面是丰富多彩、活生生的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精神支撑这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红尘人生,默默地谱写着世世代代循环往复、生生灭灭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人对自己文化的漠然无知。”并指出:“当我们把一个人从他所熟悉的生存环境抛入异国他乡的新环境时,文化会非常鲜明地跃现在他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应答问题、处理事物的一切活动之中。”[3]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也指出:“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知道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德、道德、智能,是文化的总和。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4]我只所以引用这些名家的感性的阐述,目的是解除我们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神秘”感。文化不仅仅如斯宾格勒所说的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的言谈举止,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人是文化的产物,而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本身便也是一种文化的显示。

在我国的汉语言结构系统中,“文化”是“文”和“化”两个字的复合,“文”是象形字,与“纹”相通,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最早表示“天文”,即自然事物的痕迹、纹理,如鸟兽的足迹,木石的纹理,最后转向了对“人文”的关注。《易经》里便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与人的创造和活动的密切关系。“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中描写的鹏“化而为鸟”中的“化”是“改易”、“变化”的意思,《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化”,是“生成”的意思;而《礼记·中庸》中“赞天下之化育”的“化”则是“造化”的意思,因此“化”指事物形态性质的改变,引申为教行迁善之意。“文”和“化”并用较早出现在《易经·贲卦·象传》,“文”、“化”并举,就有了“以文教化”的意思。汉代的刘向正式提出了“文化”的概念,并称“文化不然,然后加诛”,并主张“以文德化人”,显然这里的概念,有了人类要摆脱自然状态的意义,较侧重于精神的一面。有了明显的“文治教化”或者说“以文教化”的意思。现代意义的“文化”大约是从19世纪末从日文转化而来的,它来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本义是“保护”、“栽培”、“种植”和居住,从其本义来看,西方的“文化”概念是和农业生产相联系的,突出的是对人的改造,所以后来“文化”便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与我国的‘文治教化’意思相当。”[5]从中西方“文化”概念的演变来看,都经历了从物质生产领域到精神活动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虽然“文化”一词早就出现了,但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进行研究,却是从19世纪德国的韦伯和舍勒为代表的文化社会学派开始的。到20世纪20年代英美出现了文化人类学之后,“文化”才成为一门学科独立的研究对象。

“文化作为一个具有多方面复杂内容和关系的网络实体和现象”(肖川语),它的内涵相当丰富,外延也不确定,人们也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不同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梁漱溟说:“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个民族的样式罢了。”[6]。又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依靠的一切。”[7]钱穆在《文化与生活》中说:“文化必由人类生活开始,没有人生就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8]梁的定义强调文化的外在呈现,及人生的依靠;钱强调其是人生的全部,二者概念稍有不同。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所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成果的辩证统一。”[9]这个定义强调了人类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成果(静态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该定义显然比较全面。美国学者萨姆瓦对文化进行界定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处世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时间观念、空间关系观念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年代的个人和群体劳力而获得的。文化是持续的、恒久的和无所不在的,它包括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习惯性行为。”[10]这个定义显然是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以上各派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而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只有人类才有文化,文化与人类俱生俱灭,因此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应注意强调文化现象中的人的主体因素,即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揭示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从教育的文化特性上来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的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以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的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延绵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11]文化不仅是行为的产物,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它对人非同寻常的影响和陶冶作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价值体系影响于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促使人们建构和发展,反过来人作为文化的主体又适应和创造着文化。文化与人就是通过这种绵延不尽的互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共同进步,繁衍生息。

文化专家胡潇在其专著《文化的形式上之思》中指出:“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现象,要从文化方面关注人的问题”。他并且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谈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显在的方面,可以是人们的主动创造、自觉变革与有形建设,这更多体现为‘人化’的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能动性和自主性。它是文化的外在或自然的社会的人化,是对象世界向人的生成,大量见诸于人的主体创造对象的活动。其隐在的方面,则主要是人们之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规范,文化制约与无形秩序,这更多地体现为‘化人’方面,体现为人的文化受动性和自在性。这是文化的内化和人的社会化,是人向对象世界的生成,大量见诸于为对象创造性主体的活动。”[12]由此可知,人在文化的显性方面,能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展开各种有形的活动,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主体姿态。我们提出学校文化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显性文化的构建去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而在文化的隐性方面,常常无意识、不自觉地接受文化无声的指令和无形制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最终也必然表现为人的自我解放与自我发展。“文化的最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性之人的问题,对文化的关注最终是对人,对人的社会的关注。”[13]自从有了人,才有了文化,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花朵,它根植于人的情感和精神大地上。学校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价值上关心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对学生从根本上进行一种提升。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指出:“只有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对象,因为人是我们自己唯一熟悉的、从一开始就要求完善的对象。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完善。”[14]卡西尔进一步指出“人是文化的动物”。“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为人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15]因此说,人类培育了文化,同时也在文化的世界中生长着、优化着、发展着,我们只所以要洞悉文化的含义,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实现人的自我优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传统的、现代的文化对我们的心灵、智慧、情操、风尚进行化育。因为“真正的、有魅力的文化,包含了对人的意义的理解,包含了人生存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根据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的解答。在它的深处是意义构成的生命,是价值组成的内核,它把人对人的规范的创造、对人的生存意义、对人生悲与喜的体验、对美善和崇高的向往,用心血炼成,浇灌在自己的深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文化,也就是把他们深邃的价值体验、崇高的价值追求倾注于这些文化之中”。[16]

比如杭州西湖的岳飞像下铁铸下跪的秦桧,这种艺术品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敬仰的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学校所张贴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毕昇、华罗庚的画像,以及先贤的名言,无不表现着一所学校追求真理,热爱科学,承继传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崇尚。“人”的意义是一种文化深层的底蕴,它寓于文明深处,像一种伟大的力量,指引着文明朝某一方向发展、演进、指引着文明创造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指引示着一个民族成为独特的民族,指引着人们成为独特的‘人’”。[17]这些都说明文化在“育人”中独有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见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从来都没有环境意识的人,走到一个净无尘屑的地方,也会主动地把自己手中的纸头放入垃圾筒,这便是文化的一种无声的“化人”作用。

探讨至此,我们通过不同学派对文化的界定,着重阐述了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如果说“人是文化的动物”,而教育同样是塑造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塑造就是借助于“文化”这一包含着人类精神、思想、价值内核的各种“样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方法、培育化育人,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明显而独特的具有某种价值和思想的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的力量使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改变自己的原始状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教育是一种真正的文化承担,而学校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机构,无疑它承担着“使人们在其生存的世界中获得一种舒适而诚实的谋生的手段,然而又不致使人的至高无上的、敏感的精神追求遭受挫折;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要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的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于人,赋于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18]而这种以价值引导精神建构为内核的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便体现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追求。那么我们通过对不同学派的文化定义,文化与人的关系,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探讨后,我们便应把焦点集中在学校文化的探讨上。

二、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文化热”中出现的,它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作风、传统、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流方式、行为习惯的综合,而郑金州老师在其所著的《教育文化学》中对学校文化所进行的界定是: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个界定似乎更简洁些。

这里我们还必须说明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不能用“校园文化”指代“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更多地是指空间维度内的地域性概念,它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企业文化等亚文化形态并列的只能是学校文化,而不能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系统中的文化。

由文化的概念到学校文化的概念,其目标均指向人,指向人的发展,即通过文化而“化人”。也就是说高品位的文化建设,不仅涉及人的行为,而且从价值观这个深层的方面引导人、塑造人,使人学会正确地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如何做人;它是智能发展的超越,它不仅仅具体地影响、规范人的行为,而且以高尚的精神培育人,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使人具有向上的精神。学校文化最根本的任务应是价值建构和精神的提升。这正如孙美堂在《文化价值论》中所说:“文化反映人们对自身美好和社会完善的无穷无尽的追求。”[19]那么学校文化的具体特征又是什么呢?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文化从整个文化系统来看,是一种亚文化。学校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它承担着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重要职能。教育要促进一定社会的发展,要造就独立意志,自由人格,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提升人的价值都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实现。它有固定的场所、一定的设备与设施,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有确定的内容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培养人的一个综合组织,必须要体现组织群体的价值信仰,组织文化的规范、组织的传统、特征,这些就构成了学校组织文化的特征。

2.学校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

育人是学校的核心任务,学校必须依据时代发展及社会要求来培养学生,学校文化作为一所学校价值、精神综合素质的体现,必须为培养完整的人而实现它的育人功能。这正如王建华教授所说:“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以育人为特定内涵的学校文化是行业文化、职业文化、环境文化的有机综合。学校文化的宗旨是育人,评价任何一所学校的重要依据最终要看其培养了多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精英和贤达,按现代产业观讲就是开发人力资源有多少价值重大的产出。”[20]一所学校无论其理念多么先进,方法如何新颖,年代如何久远,如果没有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用的人才,这所学校的价值就会打折扣,而其培养的精英人物愈多,说明学校的育人文化愈先进愈深厚。由此可见,以学校文化的理论观看一所学校其育人绝不是线性的,而应是多维的“立体”的。

3.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的文化

文化本身具有整合性的特点。我国著名的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周围的人——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这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等。(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21]同样学校文化从纵向来看,有汇集着人类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和当今人文自然科学的精华;从横向看,有注重品格修养、群体意识和价值的道德文化;有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精神,以合作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文化,有各种严密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所形成的制度文化等。这些都以学校内部形成了的内化了的价值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形成学校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

4.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选择性和辐射性的文化

选择是因目的,辐射是由于功能。学校文化也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文化,它通过传授知识发展科学而接触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其内容与形式则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为达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其必然地要对古今中外的各种社会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进行批判地继承,有选择地吸收、提炼、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这种选择性表明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双向交流,它既受制于社会文化,又以鲜明的个性影响社会大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系统,从而形成辐射特征。一方面学校文化能以居高临下之势,使历史的文化和现实的文化展现在学校各种相互关联的文化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教育每个有意无意地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群体和个人。另一方面,学校文化能够及时地反映和创造当代社会最新文化成果。由此,学校文化便形成了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示范和“导航”作用。为社会不断孕育出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和精神食粮,提供新的文化规范和模式,给社会大文化系统的建设输送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才,而实现文化的再创造、再生产。

学校文化的属性,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它便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从学校文化在实践中形成过程的积淀性来看,它具有客观性;从学校文化主体成员对社会现象思潮的敏感性来看,它又具有先导性,从文化的辩证发展历程看,它又具有发展性。当然它最本质的特征显然是其育人性,此不再赘述。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26

[2] 杜光《文化改革的目标取向》,《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版,第4

[3] 《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

[4]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20051019

[5] 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

[6]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

[7] 《中国文化之要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7

[8] 《文化与生活》台湾乐天出版社,1963年版

[9] 《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

[10] 转引《汉语建构下的中国文化》载《语文建设通讯》,第37

[11]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1

[12] 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

[13] 胡潇《文化的形上之思》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

[14] 西美尔《论文化的本质》《德国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8

[15] 卡西尔《人论》上海净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5

[16] 孙美堂《文化的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

[17] 孙美堂《文化的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

[18] 转引自《人物介绍:何塞·马蒂》载《教育展望》,1984年中文版,第2

[19] 孙美堂《文化的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

[20] 王健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

[21]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