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惑 和 超 越

      |      2010/10/30     |     0  

困 惑 和 超 越

——自律意识渗透在学校家长会中的教育例谈

陆德郡

高中阶段正是人迅速成长又是开始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年龄增长,人会面临接二连三的难题和困惑,这些人生旅途中的难题和困惑有着非凡的价值。面对它,你是怨天尤人、慌不择路、束手无策呢?还是积极地想方设法、勇于挑战?当一个人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这样就能促使心灵健康、提升。成长就是一个面对困难,并勇于挑战来解决困惑的过程。

促成真正意义上的进步,解决成长困惑和难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学生,也要让他们的家长认识到:自律就是解决成长困惑的首要工具。缺少了自律,人就不可能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任何烦恼和困难。而且,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难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困惑,促成全面的成长和成才。通过自律,我们就能知道在面对难题和困难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理智的态度,来化解困惑并从中得到学习和上进。

那么自律究竟有哪些内涵呢?我们在学校的家长会中又如何贯彻这一自律教育的思想的呢?

简单地说,所谓自律,即是以积极、理智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困惑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正确排序苦乐、恰当承担责任、充分尊重事实和热忱迎接挑战。它们并不复杂,但要真正运用这些原则的内涵,关键在于人的态度,要敢于面对困难而非逃避,要勇于承担责任而非推托,要认真看清事实而不就歪曲,更要积极主动地付诸行动,以真正拥有自律的品质。这就需要每一个当事人细心体会,认真实践,同时需要我们家长的悉心了解、密切配合。对于时刻想着逃避挑战的人,想着舒服贪图享乐的人,只是空想而不去切实行动的人,这些原则就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他们也绝对不会从自律中受益。

 

一、正确排序苦乐

【个案1】:开学不久,一位高一男生前来请求我的帮助,他想纠正在最近几个星期里,总是拖延作业的习气。面对面坐下后,我们一起探讨了他对老师的看法,老师对他的态度,他父母对他的期望和要求,也谈到了他对学习的观念,他与同学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他的威胁感和紧张、不安。但这些问题的分析似乎并未能及他作业拖拉这一坏习气的根源。于是,我随后问他,你在小学阶段,是否需要父母催促来完成作业还是放学就自觉完成它们?你是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吃些零食还是情况正好相反?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我经常都是先玩或看电视,过好一会儿,玩得尽兴了才想到作业要完成,然后不得不很不情愿地去做完它们。答案就这样一下子明了了起来。该生由于在小学入学阶段对苦与乐的正确排序未曾得到训练,到了高中,仍旧缺乏“先刻苦,后享受”的意识,而是恰好将次序颠倒了过来。比如,他喜欢玩篮球,如果没有老师及时催促,他就想玩个没完没了;中午和傍晚时间除了玩球,他会磨磨蹭蹭,吃些零食、闲聊、看些闲书,到了自习课正式开始,他就挑些简单,比较感兴趣的题目做一点,就这样,在面临高中难度和知识面都提增的学习任务时,他很容易就成了“学困生”,好在他进入高中,尚有自知之明,暗下了决心,想迎头赶上,所以前来求助。

如何让该生重新设置快乐和痛苦的次序,如何帮助其拥有足够的自制力呢?对此,我与该生共同商议了对付作业拖延的对策,如对学习时间的统筹安排,作业开始时先把难题解决,力争在精力比较充沛的时间段内完成难度相对较高的题目;找个学习的榜样,请对方及时提醒自己和协助自己。该生因为在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很有决心,也非常有信心来认真克服这一坏习惯。因此,在半个学期下来学业上起色很大。

在这期间,为了巩固成效,也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得到借鉴,我联系了该生的家长,同时,我在家长会上就学生的这一现象作了重点剖析。要求:

1)家长的自律。苦乐次序颠倒的孩子,他们所养成的坏习惯,其成因主要在于父母的疏忽和过错,如果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有的父母酗酒无度,或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缺乏起码的自制力,缺乏长辈的尊严和理性。假如作为父母,他们自己的生活毫无章法。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和学习。这怎么可能做到呢?所以,在与家长交流中,让家长懂得自律、自制力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

2)家长的爱心。父母的爱心至关重要,倘若有爱存在,父母就会愿意花时间来关注孩子的成长,来了解其内心的需要,尤其知道孩子自律能力的培养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训练或作些弥补等等。这样做的父母不仅能让孩子重新懂得先吃苦后享受的道理,体会到成长的进步,以此来调整孩子发展的方向。那些沐浴着父母爱的孩子心灵能够得以健全发展,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懂得进步而不是麻木于落后,懂得追求成就而不是自暴自弃。这就是自律的起点。对于进入高中阶段发现问题重重的学生,也只有父母的爱才真正有可能促其慢慢改进。虽然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需要从最基本的自律做起,比如学习自我照顾,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尊重自己,这些能力和品质原本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养成,但我们知道,成长在任何时候都是起点,只要愿意上进,我们就应该给与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所以解决问题孩子的办法是父母不是采取家长权威,而是直面孩子不肯吃苦的现实,并给予孩子督促和指导。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父母的爱如同一份承诺,这是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这能使孩子开始尝试着去学会管理自己,重新对未来燃烧希望,对自己重拾信心,克服自己那种透支快乐的习惯带来的危害,不再得过且过的度日。

 

二、恰当承担责任

那些缺乏自信,自知程度低,对前途感到渺茫,行动上表现得很懒散,没有恒心的学生,其主要的根源在于责任感出现了问题。当这些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一方面采取的往往就是逃之惟恐不及,他们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他们宁愿自我安慰,逃避责任,而不是勇敢的说:这是对我的挑战,还是由我来自行解决。另一方面,他们中有部分人往往陷入过份自责的境地,不晓得如何合理地评估自己,判定自己该为何事负责。因此,学会恰当地承担责任,这既是我们的自律要求,也是我们的成长契机。

【个案2】在班主任与学生的例行谈话中,我了解到这样一位倍感孤独的女生。该生表示,面对孤独她无能为力,过度的寂寞已让她难以忍受,心情十分郁闷,学习效率也大受影响。她说:“我每天都希望自己结识到真正的朋友,可这个学校总是让我心烦意乱,我隐约感觉这里的每个同学都不愿和我在一起。我想我一定有什么问题,我的性格可能太内向了,我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会不受他们欢迎呢?”这位女生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学校最不快乐的人了,而且这孤独完全是自己性格怪异、咎由自取的结果。

谈话进展之后发现,问题在于她非常聪明,进取心比其他同学尤为强烈。她和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是因为和她们相比,她渴望上进的愿望更为热烈。她慢慢意识到感觉孤寂,并不是自身有很大的缺点,而是把自己的特点错看成了缺点。她的个性特点是那种沉稳、冷静,又敏锐、独立的类型。她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把这份特点发挥成自己的优点,让其成为自己的优势。

当该生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随后的一个学期下来,该生在学习上突飞猛进,成为班级的领军人物。而且由于对自己受人冷落的那份敏感,以及过度承担责任的包袱放下之后,她的心态反而变得很平和,在同学中威信就变得很高。

与上例过多承担责任相反的是,有些同学表现为好逸恶劳,只想逃避责任,推卸责任。

【个案3】我在新学期带二个班的任课任务,当时有个男生游戏成瘾,他的班主任求助我,看看我是否有可能解决这个学生的问题。面对任课教师,该生有所熟悉,讲话也无所顾忌,他否认自己游戏成瘾,还认为游戏不是他的个人问题。他说:在学校,我们课间无事可做,学习实在是枯燥,生活也是无聊得很,偶尔玩玩游戏,有什么大碍呢?

我问他:“你的作业自己能按时完成吗?”

他说:“不能。当然,我是做过作业,只是后来有一部分不会做,就玩游戏调节一下心情。”

“如果你心思中没想到玩游戏,你做作业的专心程度会提高许多,作业效率也会提高许多,这不是很好吗?”

“唉,说实话吧,其实我不怎么会读书,我的兴趣不在学习上,我原来就不是个爱读书的人。从小,父母没有训练我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现在他们也就不再要求我了。”

“听你的意思,在这里游戏才是你最主要的事了”。

“有什么办法呢?在这样的班级里,每个人都在埋头学习,同学们不会有人陪你闲聊。老师呢,好像只愿意关心成绩好的人。那气氛很沉闷的啦!游戏打发时间,这难道是我个人的问题吗?”

我同该生交谈三次,他才改变当初的固执己见,开始承认游戏是他的个人问题。他对父母、同学、老师持有的看法,也慢慢改变,最后达成的协议是他试着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尝试着凭借毅力和决心来戒除游戏。我继续给他支持和提醒,进入高三之后,经过了整整三个月多的日子,情况才得以改善,他才发现原来高中生活别有天地。

我们发现,无论是过于苛刻地自责或是极力地推卸责任,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提醒和引领学生在困惑重重时,不必苛责自己,也不应逃避退缩,而是恰当地承担责任,这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

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在与家长的联系、座谈。我在学校家长系列培训中对以上事例举一反三,让家长充分明了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必要和重要。家长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做的是:

1)把握教育时机。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可以随时提供帮助,但如果父母逃避责任,甚至告诉孩子问题是他们咎由自取,不是做父母的过错,那就难以对孩子的改过自新提供支持。当然,要让家长真正把握教育的时机很不容易,这是需要相当耐心和爱心的工作。父母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保持敏锐,了解孩子成长中的种种不良表象和性格特征,了解他们可以给孩子的帮助有哪些,以及怎样真正付诸实际。

2)要避免当孩子的反面榜样。确实,有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履行父母的责任。不给孩子必需的关注和引导。当孩子的品行或学业出现问题时,他们从来不检讨自己,而是归咎于教育制度。要么抱怨和指责别的孩子,认为是他们“带坏”了自己的孩子,要么直接抱怨责骂自己的孩子,“都是因为你我才生活得这么累”“要不是抚养和照顾你,我也不会失去工作上的机会”。劝诫父母要努力避免为孩子日后的逃避责任提供榜样。

有句话可以说是对天下所有父母的告诫如果父母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就会成为问题。

 

三、充分尊重事实

尊重事实是自律的第三项原则。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我们越是了解事实,那么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比如:对高中的学科特点,包括难度和广度有充分地了解,对高中学业与未来前程、人生方向的相关性有高度的认识,那样,高中生涯中,学生才会真正做到分秒必争,才会想方设法改进学习习惯。越是对现实了解很少,思维就越会出现混乱。误解和无序会让人不知所措。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走出人生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给自己准确定位,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反之,如果地图漏洞百出,那我们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相当多的学生对事实的认识,对处境的了解,缺乏兴趣。他们对世界、对社会、对他人的认识显得狭隘而偏面。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极需从的偏见重重,依赖性很强的孩子一点点地成长为有活力,独立自主的成人。而高中阶段就是这一转化的过渡期。

【个案4】与现实脱节,对现实漠然置之是构成学生诸多心理问题,成长困惑的根源。我曾陪伴一个学生走过高中的后二年,高一结束新分班时,该学生编入我带的班级,该生头脑灵活但他没有朋友。高二开始的那一阵子,他不与任何一个同学来往,就像他说的“我的那些老师都是不可亲的,和警察没什么区别”,“我的那些曾经的同学都很幼稚,很肤浅,他们谎话连篇,只想保护自己,根本就不值得你去深交”,他似乎是在告诫我“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他声称童年生活相当正常,可事实恰恰相反。在深入的谈话中,他回忆起父母带给他的极度失望。他们答应他生日给他一辆山地车,他盼了足足二个多月,可父母却早把承诺抛到了脑后。有时候他们干脆把他的生日也给忘了。他们答应与他共度周末,最后却不了了之,理由是“工作太忙了”。有几次,他们说好在某个约定的地方去接他,可最后却忘得一干二净,原因是脑子里太多的事情占满着,脱不开身。父母的漠不关心,让该生的童年充满了阴影。他的内心一直被失望和冷漠的感觉缠绕着。渐渐地他得出一个结论:人是不可信任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似乎心情舒服了一些,对别人不再期望,失望似乎少了许多。他后来的人际交往就以他如此的观念为先导。他对现实的看法就是,不能去相信人,也没有谁靠得住,这伴随他进入了青春期。他很难去按照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还是值得信任的,因为他认为信任别人无疑是让自己去冒险,无疑是让自己去品尝失望的苦楚。他就这样一直维持着这种心态。

在几次细致的引导,谈话和深入地沟通之后,该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老师,你可愿意陪我走过这个高中。于是在对我的初步信任开始,该生随后的人际交往有了慢慢改进,这份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等到高三毕业的时候,该生与几个好友合影,坚持一定要我站在相片的中间位置,我为他拥有如此的一些好朋友,更为他心智的成熟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由此,在新生的家长会上,我解读了该生曾经的成长困惑。同时,也与家长探讨了如何走近孩子的生活,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为着我们孩子的心灵健全成长:

1)要懂得自我反省。在与家长的座谈交流中,我们达成了共识,唯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我们才能找到改进的突破口,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在某方面发生变化:不再乱发脾气,成绩不再下降,守时,不要严重违反纪律,诸如此类。他们的确是带着良好的愿望。但在私下个别的交流中,有些父母只是希望借助老师的力量改变孩子的状况,至于触及问题本质的时候,他们会开诚布公地说:我们知道我们的婚姻出了问题,但不希望受到更多地干预,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只希望你能开导好我们的孩子,让他变的快活一些。如果做父母的这样地坚持不肯改变自己,那么要让孩子有彻底地改进是非常困难的,只有父母的反省才能解开孩子早期打下的心理情结,否则问题可能只会越发严重。

2)要懂得自我调节。不管现实如何,我们都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父母不断的自我调节,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影响会发生根本性的扭转。因为在家长的自我调节中,他们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会改变,他们的态度、对孩子情绪,学习品行方面的认识也会提升,他们对孩子的引导会恰当有效。这样的孩子他们内心对进步的渴望,和对自己步伐的审视力也会增强。在高中阶段这样的关键时期,家庭的作用所能给予的力量其价值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