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家宝呢?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还是有故事的纪念品?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传家宝,是那些凝聚了祖辈智慧,具备永恒价值的家训。
宝物易失,家训长存。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万贯家财,稀世珍宝,在时间与灾难的考验之下,终将散尽。而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随着当事人的逝去,也早晚会被人遗忘。唯有家训,即使被遗忘了是何人何时提出,也会伴随这个家族,历经兴衰荣辱。小张家的青花罐,或许在若干年后因故变卖;小杜家的勋章,经年累月之后,也许不再会被提起;而小程家“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家训却能够时刻陪伴、教育他们家族,令他们具备美好的品格。
宝物只堪观赏,家训却能育人。精致的瓷器、名贵的珠宝、传世的画卷,最多只能让家人在平时把玩、欣赏。而家训却承载了祖辈的智慧,成为家族精神上的基因,在族人血脉中长流。当我们失意时,能听到家训对我们的鼓励;当我们得意时,是家训阻止我们膨胀自满;当我们孤独时,是家训如同家中的长者一样,给予我们温暖与呵护......在宝物的帮助下,我们或许能够领略一时的快乐,而在家训的影响之下,我们能成长为积极向上、宽容谦逊、智慧勇敢的大写的人。我想,小程的家人,一定时刻收到“忠厚”观念的积极影响,并且能够以读书为乐,这难道不是祖先给予后代最好的传家宝吗?
更何况,顾名思义,传家宝应当传承的是有非凡价值的宝物。什么才是真正的宝呢?真正的宝物,应当是精神财富而不是物质财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徽商一支——宏村汪氏,在经济实力上不能不说强大,但他们希望留给子孙的,却并不是巨额的财产,相反,在他们的祠堂住所,随处可见的是张贴着的家训。他们的端木胡琏之才,或许就是出自“几百年人家无非行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告诫;他们的资助乡里,或许就是来自于“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的教诲吧。美好的德行让一个人受益匪浅,他便把此作为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惠及子孙,这难道不比那些身外之物有用的多么?如今,那些富贵的家族有哪些,很少有人能够说的上来。但一提起家训,人们便自然地想到《颜氏家训》、《傅雷家书》,精神财富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对人、对家族乃至对整个民族,最珍贵的传家宝应是那些以家训为形式流传下来的美好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动力,不断激励我们奋发进取;正是这些品质,成为我们的价值标准,教会我们如何为人。我们应当把那些精神财富作为我们的家训,作为我们民族的家训,永远的传承下去。
(指导教师:陈世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