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高教育工会二届一次代表大会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十八)

  实验高中     |      2007/04/17     |     630  

追求内涵发展   提升办学品位

 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学校工作报告

杨云生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实验高中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开幕了。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是我校教职工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亲临会议指导的市教育局和市教育工会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代表及全校教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代表学校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05学年度工作回顾

2005学年是我校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年。一年来,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凸现改革主题,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素质教育,强化常规管理,扩大对外交流,彰显办学特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学年来,办学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赞誉,我校于今年4月中旬通过了省教育厅对我校的省二级重点中学的正式评估,省教育厅于今年7月发文核准我校为省二级重点普通高中。去年11月中旬还通过了宁波市环保局、宁波市教育局对我校的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的评估验收,今年1月宁波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认定我校为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今年5月中旬我校还通过了省环保局、省教育厅对我校的省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科研兴教”、“文化立校”为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为学生的成材、老师的发展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更加广阔的事业平台。努力把学校办成慈溪一流、全省有名、全国有影响的能引领教育发展方向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性民办高中。

(一)德育工作开展扎实有序。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德育工作,形成能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展德育工作的系统。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以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复合型”的班主任队伍为重点,坚持工作日各年段班主任例会制度。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科研含量,进一步完善《班级工作评估考核实施细则》,强化了德育工作的规范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1、进一步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确立学校德育分层目标。

各年段分层目标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要考虑高中学生的基本要求,做到三年一贯化。

高一年级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勇攀科学高峰,塑造人格魅力教育为主要内容;高二年级以理想、前途、人生教育为主要内容;高三年级以放下包袱,不负众望,完美人生,迎接挑战,冲刺高考教育为主要内容。

2)继续开展“普通学生——合格学生——文明学生——星级学生——明星学生”德育自创活动,在一个开放的德育氛围和动态的德育流程中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走向深化。在政教处的统一指导下,我们在期中和期末分两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和单项素质的考核,一学年中召开文明学生培训、星级学生表彰大会5次。

3)抓好班会、级会的布置、检查工作,提高班会、级会的教育功效。组织开展规范伴我成长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生命16次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4)充分利用校会、年级会、班会的作用,对学生的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强化学生养成教育。按照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经常抓的原则,抓好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重点是抓好学生教学区吃零食、自学课纪律、宿舍纪律与教室卫生工作。对学生的管理逐步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过渡,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充分体现学校人本文化的内涵。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法制报告,请青年成功学励志演说家王国权为高三、高二学生作“立志、成功”演讲。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成立了流韵文学社、铜管乐队、广播台、体育俱乐部(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美术兴趣小组、健美操队等。

5)教师要关爱潜能生,帮助潜能生的转化。35位党员教师与潜能生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为矫治潜能生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提高潜能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丰富德育活动,大力推进了学校德育文化建设。

去年11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节活动。先后开展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征文比赛、影评、“字里行间的艺术人生”系列讲座、师生摄影展、师生书画集邮作品展、学生成长论坛、征集成长经典语等活动。举办了“给老师的悄悄话”、“写给母亲的感恩信”等感恩教育活动。今年4月我们认真组织师生开展以学习“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践行“八荣八耻”,铸造民族精神》倡议书。开展了“今天我们应有怎样的荣辱观”的大讨论,并制定了《实验高中师生“八荣八耻”》。2月中旬,由我们自己作词,专业人士谱曲作了催人奋进、旋律优美的校歌,4月初,组织部分优秀学生代表与全体教师党员教师赴鸣鹤祭扫市革命烈士陵园活动,并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3、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在注重打造具有净化、诗化、美化的和谐校园环境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学校把管理的目标定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发展、素质的提高、潜能的开发上,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制度的规约、行为的自觉、整体的和谐即文化的约束上。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服务要和谐、向精细要风格。学校制定了科学的操作性极强的具有人文化性的各项管理制度,编印了《实验高级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实验高级中学德育之路》等制度文化建构方面的手册。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成功组织举办了校第五届田径运动会和广播操比赛;成功组织举办了高一、高二段班际男子篮球赛;成功组织举办了2006年元旦迎新文艺汇演和“五月的鲜花”大型歌咏会。7月2日至16日,我校新高二80位同学在8位教师的带领下赴澳洲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夏令营活动,领略了悉尼、堪培拉、布里斯班等澳洲著名城市的秀美风光,在黄金海岸的南港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英语口语训练。

5、团委、学生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团委、学生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加“流韵”文学社、“星空之声”广播台、体育俱乐部(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美术兴趣小组、铜管乐队、健美操队等社团组织;开展了首届“美的小屋”寝室文化设计大赛及首届“校园辩论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学生自身的潜能将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经过周密组织,2005年4月召开了实验高中第二次双代会,选举产生实验高中第二届学生会委员11名及团委委员7名。充分运用学校德育资源,根据学校党支部落实“高一育优、高二选优、高三推优”的策略,协助办好“业余党校”,目前我校业余党校现已开班六期,共培训学员416名,向广大团员青年宣传普及党的基本知识,使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对党有了初步的了解,业余党校学员累计有624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今年1月13日学校党支部讨论通过了2006届楼望望、沈京、方世宏等3名优秀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5月又确定了2007届郑霞等3名优秀学生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根据“自主实践、自我管理”的方针,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工作,2005年12月8日至10日在宁波市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宁波市第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上,经公平选举我校以宁波市唯一一所非省一级重点中学的身份当选为“宁波市第十一届学生联合会委员团体”,并捧回了“宁波市级优秀学生会”的奖牌。

(二)教学工作继续保持高位走强的态势。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我们切实抓好教学常规,认真抓好教师备课、讲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复习、考试、评卷、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教学工作实行全过程管理。规范对教师的月教学常规检查,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全面全员检查与部分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要及时反馈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到位,进行跟踪管理,做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抓好《教室日志》、《校值日日志》、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行政领导巡视听课等教学工作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1、2006届学生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6届文、理科上重点大学人数首次突破两百大关,达250人(文科51人,理科199人),600分以上127人(文科28人,理科99人),重点大学上线率理科46.3%,文科22.7%,总计重点上线38.2%;二本理科上线314人,占73.0%,文科上线123人,占54.7%,总计二本上线66.7%;三本理科上线389人,占90.5%,文科上线173人,占76.9%,总计三本上线85.8%,均为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慈溪市普通高中(除慈中)历史之最。两个理科创新实验班总人数112人,上重点人数98人,上线率87.5%,据市教研室对今年全市高考的质量分析,文、理科1至4批规定人数高考总分平均成绩我校均列全市第一,另外我校还摘取了我市普通高中(除慈中)文、理科状元,其中蒋杭波同学列慈溪文科(包括慈中)第二名,浙江省第86名,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蒋荻克同学列浙江省理科第207名,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有近50位同学被被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一流的名牌高校录取。当然,高考不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但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我校的高考成绩,显示出目前我们学校无论是管理,还是教育教学的理念、教育教学的质量,已经走在同类学校前列,并受到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2、学生参加学科及科技类竞赛成绩斐然。

本学年,我校学生在市级以上11次学科竞赛中获奖263人次,其中获省一等奖17人次,省二等奖20人次,省三等奖6人次,宁波市级获奖135人次。其中在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浙江省预赛、2005年全国第22届中学生物理竞赛、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宁波赛区)、2006年宁波市高一化学竞赛、2006年宁波市高二化学竞赛、2006年宁波市高一数学竞赛等六次竞赛中获宁波市团体优胜一等奖,在2005年慈溪市高二英语能力竞赛、2006年慈溪市中小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仅有的二次竞赛中均获以较大优势在全市普通中学中名列第一。另外在2006年宁波市“我爱祖国海疆”航模锦标赛,我校有2人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在2006年省“我爱祖国海疆”航海、建筑模型锦标赛,1人获中学组建筑模型B型制作一等奖, 4人获中学组建筑模型B、C型制作二等奖。

3、高二、高三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优异。

本届高二年级因受招生政策的限制,生源相对较差,但通过上一学年年级段卓有成效的管理和全体任课教师的精诚协作,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上学期期末全市9所普通高中(浒山中学未参加)教学质量统一评估中,我校全体参考人数、规定人数平均分总分分别以526.55、543.84分列全市第一,总分630分以上全市14人,我校8人; 600分以上全市106人,我校67人。

本届高三年级因高一时师资相对薄弱,部分学生的潜能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上一学年文、理分班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宏观上进一步加强了管理,通过一年的努力,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上学期期末全市9所普通高中(育才中学未参加)教学质量统一评估中,我校文、理科规定人数平均总分分别以488.76、462.91分列全市第一,文科总分540分以上全市共16人,其中我校13人;500分以上九所学校共106人,其中我校53人。理科总分540分以上全市共27人,其中我校15人;500分以上九所学校共210人,其中我校85人。

4、2006级高一新生招生形势看好。

由于近几年我校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办学声誉与日俱增,再加上今年招生宣传工作到位,使本届新高一招生出现了火暴的场面,原定二天的自主招生只进行了大半天就超额完成了任务,共计招收新生706人。本届高一生源好,540分以上的123人,占全市普通中学(除慈中)39%,530分以上的251人,占全市普通中学(除慈中)25.6%,这为我校教学质量的继续攀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人才流动趋势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学年我们把此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上半年我们辞退了7位不称职或不适应的教师,积极从浙师大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和从市内外学校引进骨干教师,今年暑假共引进教师16名,其中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5名,优化了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通过“青蓝工程”等各种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对新分配的大学生开展师徒结对、互学共进活动,促使青年教师按健康成长。本学年我们邀请了浙江教育学院卢真金教授、宁波大学学生处汪盛科硕士、全国人大代表成央珍、“十月”杂志编审谷禾、省特级教师叶全浩、任富强、邵守灿、莫晓东等10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等来校作专题辅导讲座,承担了慈溪市级及以上大型学科教研活动12次,开展了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成长论坛”, 选送教师参加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及研究生学历进修,促进骨干教师尽快成长为学科带头人。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到市里参加教学基本功的评比活动,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办学品位。

2005学年,本校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成绩骄人,在慈溪市第九届中学“教坛新秀”评选中,罗燕琼(英语)、成建芳(地理)获得慈溪市一等奖,周苗飞(物理)、许红波(政治)、鲍雪燕(历史)、房增达(体育)获得慈溪市二等奖,顾丹杰(数学)、罗晓丹(化学)获得慈溪市三等奖;房增达、陈尔两位老师在2005年慈溪市中学体育学科新教师教学基本功操练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在2005学12月发文公布的宁波市第四届青年教师新五项基本功竞赛中,成建芳、郑佳义两位教师获三等奖。慈溪市高中生物化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在慈溪市中学优质课评比中,我校有2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

(四)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学校在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鼓励教师不断探索,积极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的立项研究,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专家型、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本学年,我校申报的《建构培养现代“立体人”的校园文化的研究与实践》被立为宁波市2005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申报的《民办高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立为宁波市2006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申报慈溪市级立项课题5项,在2005年9月宁波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由陈庭承担的《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获二等奖;在2005年11月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中由杨云生、陆德君承担的《人本主义理论在学校个别心理辅导中的实践与反思》获三等奖;在2005年12月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类优秀课题评选中由楼跃娣老师参与的《课堂历史参与、感受及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获三等奖。陈宝贵等老师主持的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大语文作文教学观的理论探索及研究》、杨云生老师主持的《中学物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正在研究中。

2005学年中本校教师撰写的论文共有43篇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1篇;省级杂志、报纸上发表共27篇;县市级杂志、报纸上发表共4篇;慈溪新闻网上1篇。另有10篇论文在宁波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19篇在慈溪市级评比中获奖。

2005学年中本校教师指导学生发表文章共38篇;其中省级杂志、报纸上发表24篇;地市级报纸上发表12篇;县市级报纸上发表2篇。陈宝贵等老师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8人获优胜奖。2005学年本校教师指导3位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学英语》杯英语征文、宁波市高中历史小论文评比中获奖。一学年中还出版了校报《实验星空》4期,汇编了2本《优秀科研成果集》。

(五)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凝聚力。我们十分注重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校容校貌的改变。一学年来,为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总投入经费730万元。其中改善办学条件的校舍投入458万元,包括投入341万元兴建3118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一幢,投入117万元兴建1611平方米的运动场看台。改善办学条件的设备累计投入202万元,包括安装新建学生宿舍及辅助教室空调59万元,安装多媒体教室39只计65万元,开通校园网络平台10.5万元,教职工餐厅装修和教师办公室的装修18万元,学生课桌椅及办公设备添置38万元,新添图书、音像资料及图书架11.5万元。校园绿化及建造假山等校园景观70万元。目前学校建筑面积73663平方米,固定资产累计投入8309万元。

(六)深化改革,制度建设得到新提升。

建章立制,完善规程,强化管理是学校健康、文明、有序运转的重要法宝。制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如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在制定制度过程中,我们首先注意其合理性。因为只有合理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为群众所认可和执行。每一项制度的形成过程都是广泛征求教职工和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都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从制度确立之时就已经被群众认可和接受。近二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运行有机制,操作有规程,管理有规章,奖惩有条例。先后出台或修订了《教师学期工作考核实施办法》、《教育教学奖励条例》等30多种管理规章,使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怎样干,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科学性。

我校2005学年度的工作,在市教育局和校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的肯定和认可。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任何固步自封都只能被竞争的时代所淘汰。学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

二、2006学年度工作思路

 学校内涵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发展而言的。外延发展是指学校在办学规模、条件、设施等“硬件”上的扩展,外延发展是显性的发展。内涵发展则关注内在的品质培养,要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上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我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选择。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我校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育人效率、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只有这些软件实力的增强,那些硬件设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目前我校基本建设基本完成以后,学校工作要以内在品质的提升为重点,一切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本学年我校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为主题,实施精致化管理策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使我校办学条件更加完善,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师资队伍更加精良,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质量更加优质,争创“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民办高中。

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宗旨:为成功的人生作准备;立足三个根本:以师生为本、以创新为本、以质量为本;抓住三个重点:队伍建设、养成教育、课堂改革;实现三项目标:课堂教学高效、校园环境和谐、教育实绩显著;采取四项措施:更新观念、专家引领、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一)抓发展,科学规划,确保可持续性发展。

教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应该与自身的发展相协调。尤其是优质教育在做大的同时要做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实事求是,科学谋划,确保学校稳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教代会期间,不少代表通过提案的形式提出了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建议,如加强“青蓝工程”的实效性、校本教材的开发、发挥招生减免政策的效益、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节约水电的建议等提案,都很有见地,我们将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考虑采纳这些建议。

(二)抓改革,实事求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当前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障碍。而体制、机制的弊端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来解决。改革的方向决定了发展的模式、途径和质量。学校改革有两条底线不能改,一是遵循规律,二是提高效益。新一学年的改革任务主要是三项:1、巩固办学体制改革成果。2、深化招生制度改革。3、着力推进课程改革。高中课程改革是改革的重点,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带来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改革。本学年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我们要成立有关组织,积极实施教师校本培训,制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培训方案》、《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与学分认定方案》等相关制度,“聚焦课堂”、通过专家讲座、理论学习、示范课、研究课等形式,提倡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方法,落实自主高效、多维互动的教学要求,创设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环境,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新课程驾驭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总结并形成体现学科特点、符合我校实际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正确处理好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对教学工程中的“备、教、批、考、辅、研”等环节层层把关、狠抓落实,力争使课改成为促进我校教育质量、师资水平整体提高的又一契机。

(三)抓质量,加强管理和科研,促进内涵发展。

我们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强化常规管理,实行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精细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优化整体联动、课堂效率和训练精度三个环节。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汲取先进的教学理论,探索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扎扎实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使教学活动由“科研型”向“效益型”转化。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平台,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建设好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学校课件库,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或制作恰当的教学课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学,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四)抓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育人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尺度。为学生的成功人生作准备正是我们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必然归宿。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形势怎么发展,舆论如何炒作,作为有良知的教育者,都必须做好全面发展这一“人学”的大文章。我们不能以扭曲学生的人格为代价来追求“高质量”,不能以牺牲师生的健康为代价来换取“高质量”,也不能以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追求“高质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要成为我们学校的办学方向,并以此作为全校教职员工的追求,落实到教育的具体环节中。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体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智体皆好,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次品”“废品”“危险品”“易碎品”,而是要培养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素质全面、能力多样、人格健全、适应性强的现代“立体人”。

(五)抓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本学期将逐步增设校园雕塑、科技连廊、平面图、指示牌等景观,追求人与物的和谐,使整个校园的设计能突出育人的功能,创设给人启迪、催人奋进的环境。另外,要进一步改进教学设施,近期将投入35万元,安装数码演播系统(数码微格教室)和学校现场实况转播台。(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追求工作的和谐。(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追求精神生活的和谐。(4)重视校园舆论文化建设,继续办好校报《实验星空》和校刊《求索》,加大校园网的宣传力度,弘扬主旋律,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六)抓安全,巩固平安校园。

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无盲区和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深入持久地开展巩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动,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坚持常抓不懈。各部门要对照安全工作职责定期检查,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重点抓好用电、防火、交通、饮食、饮用水、危险化学药品、运动伤害以及器材设施等方面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定期举行防火逃生演练,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保卫人员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切实维护好学校的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同志们,目标已确定,任务已明确,学校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肩负的使命是神圣的!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以只争朝夕的姿态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去,我们要按照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的新要求,遵循“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质量保障”的办学思路,坚持“精细中求规范,规范中求优化,优化中求创新,创新中求特色”,为精心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全面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