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知所谓的话

  实验高中     |      2008/11/24     |     0  

前两天,机缘巧合之下,在网上搜索到一个名为“现代教育报”的博客,点进去看了几篇教育时评。其中一篇印象很深,题为《谁让教师由“穷人”变“牛人”》。由此开始了一段“胡思乱想”。

        教师这个行业,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是我很不“感冒”的。我有一挚友,从小热爱教师岗位,考上华师大计算机系,填志愿那天,他说他出来后当老师,对此我嗤之以鼻。结果造化弄人,我最终选择做一个普通数学教师,而他,则去了一家软件公司。当初的不喜欢,只是因为觉得教师,总是一成不变地重复着那些知识和话语,像陷入轮回泥沼永远无法跳出,在周期之始迎来年轻稚嫩的学生,无奈感叹自己韶华不再,青春已逝。这是一部如同死水一般枯燥乏味的人生之书。对于充满幻想的时代的我,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风生水起,潇洒自在,教师,很不为我所喜。只是,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才知道,社会是现实的,可以如溪流般平稳流过属于我的岁月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中流击水,指点江山,并不适合我,也不再是我所追求的。

        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之后,我也会时常关注一些教育信息,更频繁看一些对教育现状的反思点评类文字,总而言之,挑刺的太多,真正思考应对之道的太少。《谁让教师由“穷人”变“牛人”》这篇文字,以最浅显的视角反映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得到的结论是家长惯出来的,同时又浅尝则止,隐晦的提到这是计划生育的副作用之一,因为只有一个子女,家长理所当然宝贝得紧,又批评了现在很多教师师德败坏,贪婪无耻,在诱惑面前丧失了基本道德。

        其实远在古代,孔子收学生,首要要求是以腊肉作为工资。物质需求,总在精神需求之前,圣人亦不能免。至韩愈著名的《师说》问世,才对“师”有了客观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达者为师,不论身份”。这个,堪称典范。近现代,特别是民国时期,那是学生与老师在历史舞台上最活跃的时代,学生与老师,都将各自的境界演绎到了极至。敏而好学,心怀天下者,当属比比皆是;德才兼备,为人师表者,堪称群星闪耀。

       及至当代,在日趋功利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与教师,都出现了问题。很多老教师感言: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似乎在独生子女教育的大潮下有些无所适从。太多学生不再尊重老师,更惘论“害怕”二字;很多看似优秀的教师,架子越来越大,所谓的“出场费”也越来越高,脾气也越来越大。而送礼成风无礼不行的风气,也不断挑战着教师日渐薄弱的道德底线。

       作为一名初登教育殿堂的后生晚辈,实在不敢妄言制度,私议是非。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管社会如何,家长如何,能守自己固守之原则,尽自己应尽之责任。这是我个人认为的教师基本的德行。而作为学生,我想尽自己本分,有自己的样子,也是同样基本的德行吧。只是可惜,这些东西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不曾明白,很多美好已经错过,也只能在职业生涯中,尽力去做,少留下一丝遗憾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