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爱的能力

  林梦樱     |      2016/11/16     |     870  

爱,无论是母爱、父爱、师生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都是人们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它不随时间地点的转移变化而消逝,它永远熠熠生辉。

最近,一张父子背景照突然在Instagram和微博上被疯狂转载。这令无数网友感动,引起共鸣并大呼父爱如山。

我想问:人们这是怎么啦?一个连图中父亲都觉得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行为却被网友们不断放大,深究,甚至影响了这个普通家庭的正常生活。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只有看到他人所表现出来的爱时,人们才能想起自己的父母、老师等等一些给予过我们爱的可爱的人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给予我们爱的时候,感知到爱,并不断努力做到“知‘爱’图报”。

途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从原始社会对爱感知是由于生物本能;到新石器时,人们以部落划分爱的界限;再到古代,人们讲究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姐妹……历史的发展,使人们对爱的感知能力愈来愈强。各种伟人异事广为流传。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爱的感知能力正在走下坡落。社会中各种违背爱的事时有发生,不是哪家儿子对母亲怎样怎样,就是兄弟姐妹之间为家产而闹得你死我活。

再来看看造成这种境况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吧!从以前部落、家族到现在的小家,孩子的生长环境愈发单一,单亲家庭的孩子尤甚。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几个人围着他一人转,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对于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给予的爱越来越麻木。使他们认为给予它们爱是最最正常的事。更有甚者,去反抗这种爱,去逼迫这种爱。他们因别人无法给予他们所希望达到爱的高度而对别人大打出手,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所以说,现代人丧失了感知爱的能力,他们对身边的爱熟视无睹,却对发生在别人身上一点点爱的故事感动到无法自拔。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离家出走,饥肠辘辘时面馆老板给了她一碗免费的面,她感激到跪下,但是面馆老板却说,你妈妈这样养了你十八年啊!”对啊,现代的人有了前人所没有的科学知识和创造能力,但是却失去了作为生物的最最本能,也是最最基本的感知爱的能力。我们不能因为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而使自身蜕化成为“原始人”甚至“单细胞”。我们应该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爱,提升感知爱的能力。

现代化产物的“人”,提升感知爱的能力,刻不容缓。

指导教师:王丹)